2018-12-29 13:52 | 浙江法制报 | 通讯员 章吕
浙江医药昌海生物分公司
今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40年,也是中国众多企业快速发展的40年。大浪淘沙,经受住考验的企业正和祖国一起越来越强大,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员,她和着祖国的前行节奏不断壮大,谱写了一曲中国民族药业的华丽乐章。
昌海生物产业园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医药”)的前身为创建于1954年的地方国营新昌制药厂,是一家以生产西药原料药、制剂及化工产品为主的综合性化学制药企业;1992年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成立了浙江新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省9家规范化股份制试点企业之一;1995年增资扩股4400万股,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1997年与浙江省医药有限公司、浙江仙居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强强联合,成立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新昌制药厂全貌糖心vlog在线观看
建厂第一年,企业只有职工13名,固定资产710元,产值9100元,利润53元,现如今已成为年创利润数亿、市值百亿、创造价值难以估量的上市公司。
浙江医药现有9家主要分子公司和2家研发单位,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设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员工6800余名,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200余名,占员工总数的35%以上。
目前,浙江医药已经形成了脂溶性维生素、类维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抗耐药抗生素等系列产品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维生素E产量国内最大,为全球第二大生产商;天然维生素E产量为国内最大,全球第三大生产商;β-胡萝卜素和斑蝥黄素是全国最大、全球第三大供应商;盐酸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已占全球产量的40%以上;公司制剂产品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商品名“来立信”)占全国销售的20%以上,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商品名“来可信”)占全国销售的30%以上,注射用替考拉宁(商品名“加立信”)为国内最大供应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到如今的大型制药企业,浙江医药正是以一颗永不言败、追求卓越的心,和求真务实、创新进取的精神,在不断完善自我中开拓进取。
专业之道贵专注
在几十年发展历程中,浙江医药始终立足本土,放眼全球,专注做实业。公司大力发展民族药业,利润百分百都来自主业,所有的发展规划都是基于主业之上再相对进行延伸的。
坚守实业、做强主业,就是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资本、人才、管理、市场诸多要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将这些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没有较长时间的累积,是办不到的。浙江医药董事长李春波说:“做实业就要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到了一定时候,量变就转变为质变。”因此,在企业的战略规划里,除了药,还是药。一直以来,公司始终传承发扬工匠精神,心无旁骛、脚踏实地、矢志不渝,努力将任何工作细节做到极致。
公司对产品品质的标准和要求非常苛刻。“我们制造药品的人,只能出正品,没有二级品、三级品糖心vlog。”这是董事长李春波庄严而郑重的承诺。公司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渗透到了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通过完善的三级质量保障体系,严格执行GMP、CGMP规范,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的产品。企业全部产品均通过了GMP认证,优势品种通过了国外卫生部门的GMP认证、美国FDA认证及瑞士SGS的HACCP认证等。
目前,公司已有20多个产品成为国内甚至国际行业标准,如欧洲药典(EP)中替考拉宁、美国药典中叶黄素及玉米黄素的标准制定等,还为美国药典USP提供了维生素E、天然维生素E、生物素和替考拉宁的标准品。
为未来百年发展计,公司在绍兴滨海新城建立“昌海生物”,开启新一轮征程,计划建设总投资78亿元(目前已投入50亿元)、规划总用地1280亩的大型生产基地。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中国东南沿海一个最现代化的生物制药基地。
进取之道贵创新
从浙江医药上市起计算,20年里,净资产从2.6亿元增加到78亿元,增长了31倍;人均创利从2万元增长到10万元,增长了5倍,并在人才、技术、产品、市场、资本等各个方面不断优化发展。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浙江医药坚持不断创新。
公司在产品、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很大,每年的科研经费达公司销售额的5%以上,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企业的高速发展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公司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研发实现了从“创仿结合、以仿为主”到“创仿结合、以创为主”的历史跨越。特别是在创新药物方面已有重大突破:研发出具有极强组织穿透力的全球首个新型无氟喹诺酮药物;国家级一类新药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剂面向全国正式上市;与美国AMBRX公司合作研发的,用于乳腺癌适应症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偶联物候选药“αHer2-ADC”,已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临床,国内已上一期临床,此药作为高新高度特异性靶向药物,被誉为下一代治疗恶性肿瘤的“生物导弹”。
同时,公司将能耗较高、污染较大、附加值低的产品一一淘汰,如吉他霉素、利福平、氟哌酸、环丙沙星等产品已逐步淡出公司生产线;对于原有优势产品不断完善和挖潜,及时创新工艺,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降低成本,使其成为公司利润有力和可靠的来源。如维生素E生产,通过技术创新,每年节约人工成本超2500万元,节约原辅料成本1000万元,能耗成本下降6600万元,工业用水下降60%;多项专利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维生素E含量高于国际标准2—4个百分点。
浙江医药还逐渐改变原来制药领域的传统做法,率先开启了医药行业“工业4.0”序幕,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跃升,已逐步实现用全新现代化、数字化控制的机器替代机械化生产,无人值守生产线、无人车间也即将出现在浙江医药的生产基地中;同时通过高精尖制药装备的运用,开始了制药工法的革命,如被誉为“王牌抗生素”的盐酸万古霉素,通过引进国外的高端设备,以无菌连续生产技术实现了万古霉素由液体变成固体干粉一步完成的飞跃。
公司先后承担了5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10多项国家重点新产品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参与了2项国家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项目、1项国家微生物资源项目、10多项省级重大及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天然d-α-维生素E工艺技术创新”项目获得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d-生物素的不对称全合成生产新技术”获得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万古霉素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和“复方蒿甲醚的研发、国际化及产业化”项目双双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1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主持或参与了39项国家标准的制定;目前已申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50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近300项。
以人为本最可贵
在多年发展道路上,浙江医药始终秉持“关爱人类健康”的宗旨,“以人为本”的光芒温暖着企业的每一个角落。公司坚信:关爱人类,是从关爱身边的每个人开始的,员工的心里有春天,这个企业才能为世界带来热度。
多年来,企业做到劳动合同签订率100%、“五险一金”参保率100%;平均工资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适时提高员工的四班三倒贴、中夜班补贴、误餐费等;严格执行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时间,按时足额支付加班费;引导职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理性维权……2009年起,浙江医药核心企业新昌制药厂还设立了“职工子女助学基金”,凡考取国家教委认可的全日制大专及以上高等院校的新昌制药厂职工子女,在读期间可享受企业给予的助学金。此后,这项政策惠及到了浙江医药下属所有公司。
浙江医药一贯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观念,在每年引进百余名科技人才的同时,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人才深造、培养;通过企业的发展、效益的提高、企业文化力的增强来凝聚、激励人才,使人才队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公司实施的人才“放飞”战略中,除了推出工资浮动、给住房、发放生活安置费等优惠条件外,对大中专毕业生和科技人员来去自由、不强留,采用外引和内培相结合的方法集聚人才,为人才提供优惠的待遇和宽松的环境,鼓励有能力的科技人员考研升博、出国留学,已选送十多名科技及管理人员赴美、英、法、德、加等国的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深造,在国内攻读硕士、博士的也有30多人被送出去深造及实战锻炼,逐步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另外,公司还有完善的内部创新激励机制和明确量化的创新激励政策,以重奖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等政策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文化。
通过“养用结合”的人才战略,公司让每个员工都处于良好的“活性”状态,营造出生生不息的创新氛围,在制药行业平均利润不到8%的背景下,创出利润高达30%的浙江医药特色。
绿色发展谋长远
多年来,浙江医药始终把环境保护当成企业能否生存的生命线,提倡发展生产、环保优先的理念。
2015年11月20日,公司环保资源厂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这是浙江省首个环境保护类院士工作站;还成立了“浙江医药—德国杜尔公司”环保工程示范基地,这是浙江省首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环保工程示范基地。
公司在下属企业已累计投入环保资金6.92亿元,建成环保设施38套,尤其是在新厂区,公司按照发达国家标准,一次性投入4.1亿元,建成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环保资源厂,为公司转型升级和循环经济树立了一个新样本。
浙江医药在绿色环保的道路上,始终利用世界最先进的高新技术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努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走“环境保护好,资源消耗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竭尽所能建设世界一流的低碳、绿色生物医药企业。
公司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理念,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抛弃原先一门心思搞末端治理的方法,改为从源头控制、源头削减。从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资源,在大大降低末端治理难度的同时,还回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一举三得。尤其是公司新建的占地100亩的环保资源厂工程,采用了世界顶尖德国杜尔公司的环保设备及能源管理系统,将生产中产生的“三废”资源充分回收再利用。这个工程将达到欧洲废气排放标准、高于浙江省标准4倍的废水处理效果,并通过循环利用“三废”年增2000多万元经济效益,把治污做成一个新产业。
公司不仅从成本角度开展技术进步工作,而且同步要求环保提升。如通过与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的合作和技术攻关,将天然维生素E产生的废脚料加工成燃料油,替代柴油作燃料。如此一来,不仅实现了废物的综合利用、减少了废料的环境污染,还可以每年节约柴油2000多吨,节约成本1000余万元。同时,公司着力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产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控制污染源头,对新开发产品投入生产前实行严格的审核制度,坚决不上重污染、工艺技术落后和缺少污染治理措施的产品糖心vlog入口。
反哺社会不忘本
公司在创造自身价值和社会财富的同时,深知“取之于社会、反哺于社会”的道理,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上不遗余力,已累计捐资数亿资金:出资在大专院校和当地中学设立奖学金,资助困难学生;出资1000多万元用于农村的环境整治、造桥修路、自来水改造等;先后投资5000万元兴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改善当地农业基础设施,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帮助农民增收;与浙江省红十字会、浙江省扶贫办公室签署“博爱救助项目协议书”,向省内欠发达乡镇的困难农户捐赠药品;向地震、洪水灾区捐款捐药;捐赠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在浙江慈善总会设立“浙江医药慈善基金”等。
从1954年至今,浙江医药已经走过了64载,公司合着时代脉搏跳动的节奏,伴随着改革开放奋进的旋律,完成了一次次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留下了溢彩流金的光辉印记。
这些印记,不只是用来铭记的,更重要的是传承和发扬。在未来的道路上,浙江医药必将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集群力、献群智,上下齐心,共同开创不负时代的业绩。
春水扬波,浙江医药正昂首阔步走在向阳路上。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